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以“一個會”“一只狗”“一頭豬”“兩臺車”等話題強勢出圈,11次登上微博熱搜,成為輿論焦點。這場“熱搜狂歡”背后,不僅是重慶作為超大城市魅力的集中釋放,更展現了其在新興產業崛起與傳統產業煥新中的蓬勃活力,以及代表委員們為民生福祉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的智慧建言。
3月11日下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等在主席臺就座。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一個會"背后的開放魅力:全球目光聚焦重慶
3月6日,重慶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吸引了來自彭博社、新加坡《海峽時報》等110家境內外媒體的193名記者,創下歷年參與人數新高。這場“國際秀場”上,重慶以開放姿態展示了兩江四岸的生態底色、8D魔幻的城市景觀、智能治理的“韌性樣本”,以及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中的樞紐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直言:“重慶的開放不僅是地理的,更是產業的、創新的?!?/p>
3月6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重慶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重慶備受矚目的“高熱度”背后,我們可感知到——
近幾年重慶高質量發展態勢明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重慶新使命新定位是最根本的動力和最大的信心底氣所在,國家重大戰略交匯疊加、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協同推進、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為重慶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注入了強勁動能。
在聚力“六區一高地”建設方面,重慶兼具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成為觀察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對外開放的典范。
在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方面,重慶結合數字重慶建設,通過一體化數據平臺和五級治理協同,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滿足民生需求,解決“大城市病”,增強防災減災能力,這樣的實踐對全球同類城市具有示范意義。
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推進方面,重慶正成為連接中國與東南亞的重要橋梁,促進多領域交流合作,帶動雙方經濟發展,對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有著深遠影響。
開放團組會議不僅促進了信息的開放交流,彰顯出中國式民主的制度自信與透明治理;還展現了發展藍圖,詮釋了發展路徑,發出了攜手的邀請。面對新時代新機遇,重慶正以乘勢劈波、執炬破曉的姿態,奮力書寫著區域經濟發展的新篇章。
“一只狗”與“兩臺車”:創新驅動產業突圍
全國兩會期間,重慶造機器狗“哮天”憑借靈活的跳躍動作和交互能力引爆網絡。這款由恒之未來公司研發的機器人,是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縮影。2024年,重慶機器人產量突破6萬套,全產業鏈產值超370億元,以“機器人+”應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重慶造機器狗“哮天”亮相全國兩會。/央視新聞
“我們對標‘設計之都’建設標準,出臺全國首部工業設計地方性法規《重慶市工業設計促進條例》,以工業設計助力‘重慶制造’邁向‘重慶創造’?!敝貞c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志杰說,在政策的支持下,重慶涌現了豐富的工業設計成果,“重慶不僅有機器狗‘哮天’,還有眾多面向行業設計的機器人,比如面向石化領域巡檢的防爆四足機器人,就是由重慶郵電大學的團隊參與設計的?!?/p>
“哮天”是重慶在新興產業領域取得突破的一個縮影,智能機器人未來必將為重慶的制造業、服務業等帶來深刻的變革,推動產業重塑,智能化升級,大大提升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
兩江工廠焊接二車間,工人在裝配線將引擎蓋板安裝到車身上。記者張錦輝攝/視覺重慶
而“兩臺車”——長安阿維塔與賽力斯問界,則代表了重慶汽車工業從“制造”向“智造”的跨越。阿維塔12搭載的算力相當于20臺筆記本電腦,成本僅為傳統汽車的1/7,展現了重慶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成本與技術優勢;賽力斯問界通過與華為的深度合作,在智能駕駛領域領先行業,其M9車型成為高端市場的標桿。
2025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目標鎖定130萬輛,錨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建設,全力推動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一頭豬”的破圈密碼:傳統產業的消費潛力
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其鑫代表在發言時舉起了兩只憨態可掬的小豬擺件,賺足了中外記者的目光。
全國人大代表林其鑫展示榮昌豬模型。記者 李文科 攝/第1眼TV-華龍網
榮昌豬是重慶傳統農業的金字招牌,是重慶現代農業、科技農業的代表,2024年品牌價值達52.18億元,位居全國同品類榜首。作為“世界八大名豬”之一,榮昌豬品牌價值達52.18億元,2024年出欄28萬頭,并通過5G物聯網與區塊鏈技術實現全流程溯源,打造“數字身份證”。林其鑫介紹,通過校企合作,榮昌豬的繁殖性能、瘦肉率等指標顯著提升,“既守住了‘舌尖上的傳統’,又開拓了現代農業的新賽道”。
兩會熱搜的背后,是重慶對高質量發展與民生關切的深度結合。例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帶動了上下游數萬人就業;機器人產業的擴張為制造業工人提供了技能轉型機遇;榮昌豬產業鏈的完善則助力鄉村振興,讓農民共享品牌紅利。此外,重慶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無事不擾,有求必應”,通過政策扶持民營經濟,2024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超七成的GDP與九成的城鎮就業。
從機器狗的科技躍遷到榮昌豬的“數字革命”,從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突圍到開放姿態的全球傳播,重慶兩會熱度不僅是流量的勝利,更是城市發展路徑的生動注解。正如網友所言:“這里既有賽博朋克的未來感,也有火鍋沸騰的煙火氣。”傳統與創新的交融、戰略與民生的共振,正讓新重慶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加速前行。